第161章依旧信息量爆炸的每年情报和参演《亮剑》
2005年的开年,最火爆的影视乃是去年末刚刚上映的《功夫》。
上映仅4天时间,就突破7000万票房,不久后破亿,力压更早上映的《天下无贼》,剑指2004年票房冠军。
除了内地票房给力,《功夫》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地区的票房也表现出色。
台省上映九天,票房突破1亿新台币,刷新了台省最快破亿纪录,换算成人民币约2500万。
香江的票房预计有望突破6000万港币,乃是继《少林足球》后,第二部达到6000万+的香江电影。
北美、日本票房都有望破千万美元,百万票房以上的国家,预计超过两位数。
虽然可能达不到前两年《英雄》的成就,但也算是华语电影的一个小的里程碑。
主演兼导演周星池被捧上神坛。
电影的诸多配角,比如包租公、包租婆、火云邪神、斧头帮老大名气飙升。
新出炉的星女郎黄圣衣,凭借电影中清纯痴情的哑女一夜成名,成为无数人的梦中女神。
就连抽空去看了《功夫》电影的颜礼,也被黄圣衣惊艳到了。
不得不说,周星池确实会拍,他和小师妹也睡了不少次,第一次觉得对方竟然那么美。
颜礼甚至有一丢丢后悔,早知道等电影上映再分开的,他也想请哑女吃棒棒。
但后悔也晚了,黄圣衣名气大噪,一部电影就隐隐跻身当红小,背后也有了靠山,前途一片光明。
当然,以颜礼现在的身家和地位,如果想挽回也不难,只不过没必要。
有点遗憾也挺好的,真挽回了可能就没那么美好了。
相比黄圣衣,颜礼更看重这次《天下无贼》和《功夫》的成功,对电影圈甚至是整个影视行业的促进和发展。
自从内地电影市场成型以来,票房破亿的华语电影一共就五部。
2000年的《生死抉择》有不少单位、工厂包场观看,严格来说不算是商业破亿。
之后就是老谋子的两部,2002年的《英雄》,以及2004年暑期档的《十面埋伏》,再就是贺岁档的《功夫》《天下无贼》。
五部华语电影,其中有三部出自去年2004年,这说明电影市场在逐年昌盛。
票房破亿,不再是之前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促成的特殊产物,而是慢慢的常态化。
这对电影市场的意义不用多说!
再依托于影视行业的强大影响力,恐怕有不少有钱人把目光投向了电影及影视圈。
这对颜礼来说是好事,有钱人越多,拉投资就越方便。
不仅仅是剧组项目的投资,其他方面的投资也更有说服力。
比如……院线。
去年的每年情报谈及了万达的院线布局,可能是颜礼私下做了不少研究,今年的每年情报系统再次给他触发了相关情报。
【每年情报1:中国院线改革二十年回顾研究报告………】
真的,如果电影局能看到这个报告,能t傻。
颜礼也好不到哪去,捂着脸笑了足足小十分钟。
这篇报告再加上去年万达的情报,足以让颜礼大概了解中国院线市场未来二十年的发展。
哪怕是一只蠢猪,如果有机会,也能靠这两个情报在某院线混成高层,最起码是个高级顾问。
而对于有能力有野心的颜礼来说,更是如虎添翼。
原本就考虑布局院线的颜礼,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决心。
不过,投资院线不是一般的生意,颜礼自己一个人吃不下来,他得找投资入伙。
所以如今的颜礼比任何人更希望电影市场繁荣,市场越繁荣,他就越容易说服投资人,投入重金,布局院线。
除了布局院线,另一个每年情报还给颜礼触发了一个新的思路。
【毎年情报2:论光线传媒如何从“夹缝生存”成为2020年影视行业第一股………】
光线传媒,颜礼听说过。
不过印象里对方是做综艺制作,比如《中国娱乐报道》《音乐风云榜》,之前《欢天喜地七仙女》剧组就录过一次他们的节目,没想到后面转型影视做的那么成功。
仔细研究了一下光线的发展,颜礼发现了一些“新大陆”。
颜礼之所以布局院线,乃是觉得现阶段电影市场规模太小,投资制作电影风险高。
院线作为终端,旱涝保收,没有电影制作方风险那么高,虽然碍于整体市场,短期亏损不可避免,但长远发展前途无量。
不过,颜礼毕竟不是万达,人家有成熟的商业布局,他顶多分一杯羹,很难同万达形成实际竞争。
而光线的出现,给颜礼开辟了新思路,除了院线,他还可以从发行入手。
从电影发行起家的公司并不少,好莱坞香江都有不少例子,内地也有博纳。
博纳的老板于胖子,早期就是北影厂发行科的副科长,背着拷贝全国电影院跑,后来下海,博纳成为第一家有电影发行执照的公司。
之后于胖子搭上香江那边,把香江的电影带来内地发行,凭借在业内的多年人脉,把博纳做大做强。
颜礼在电视剧领域就是靠发行为立身之本的,怎么可能没考虑过电影发行。
但是电影发行与电视剧发行是两个不同的行业。
电视剧发行,很多时候,你只要把剧卖给电视台,然后就不用管了。
电影发行,不但要与上游制片方和下游院线方紧密合作,还得各种协调宣传与观众打交道。
尤其是最后那条,一个让观众打开家里电视机,一个让观众走进电影院并真金白银的买票。
其中的难度和复杂性可想而知!
颜礼自认在电影圈人脉有限,电影发行这行不是轻易可以涉足的。
但光线的发行路数,让颜礼看到了与传统发行并不一样的地方。
情报中的光线在最初转型做影视的时候,电影人脉资源也不多,但他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——
做电视节目时积累的丰富发行网络和整合营销资源。
电视台、网络等渠道,可以给光线带来极强的的宣发能力,轻松碾压传统的电影发行公司。
同时,光线实施地推策略。
如今的院线市场,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,互联网也不发达,影院排片有一定自主性。
光线当时建立了全国惟一的驻地发行系统,在全国七十个城市,员工每天跟进影院的排片,极大的提升了效率。
再配合光线自身的媒体资源,能以较低成本促进票房提高30%。
颜礼觉得光线的发行方式,他虽然做不到照抄,却可以模仿一二。
电视发行网络和媒体资源他也有,地推可能没有经年办活动的光线那么有效率,但也可以尝试。
更关键的是,他参与布局院线,手握一定终端市场,在某些方面比光线更具备优势。
颜礼觉得可以尝试一下。
电影发行的好处就是风险相对低,掌握渠道,需要的时候,可以从容进军上游电影制作,对中长期发展很有好处。
同时,光线喜欢小投资,擅长以小博大的策略也值得颜礼学习。
大制作电影风险高,但碰上合适的小成本项目,投资一下,赚了高兴,赔了也没有多少,当做积累经验。
至于后期互联网在线发行啥的暂时还有些远,颜礼记在心里,暂不考虑。
总之,一个成功的未来娱乐巨头的发展分析,对颜礼来说意义非凡,能从中借鉴一二,说不定就对易安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。
…
以上两个每年情报价值最大,余下的,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作用。
【每年情报4:王琪苦等十二年,终嫁200亿影帝,沈藤却有自己的“意难平”……】
王琪?
颜礼最初看到这个情报是懵的,恍惚了好一会才想起那个王琪是《铁道游击队》的女二蓝妮。
没想到也就几面之缘,竟然能给他炸出这么大一个猛料。
200亿影帝啊!
啧啧,颜礼想想刘天王今年两部破亿电影都快被媒体吹上了天,十几年就沧海桑田啊。
可惜这个情报更多的聊沈藤x马丽/王琪之间的纠葛,除了沈藤和开心麻等一些关键点,信息有限。
【每年情报6:秦兰截止2024年的个人履历……】
颜礼对这个情报看的很认真。
让他有些意外又不意外的是,秦兰的事业发展确实比较一般。
前期勉强二线,后期凭借《延禧攻略》翻红后,开始走所谓“御姐路线”,才算是混出头。
相比于事业,颜礼更关心一些其他事,也记住了某些人。
【每年情报8:复盘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影响………】
颜礼看到这个情报是有些惊讶的,因为这个年数按理说应该是每月情报。
能在每年情报爆出来,说明这个金融危机确实影响很大。
大概看了一下情报,颜礼觉得还是有用的,起码有了这次提醒,回头布局院线以及各种投资,他会多注意一下。
免得步子迈得太大或者是投资了危险项目,栽个大跟头。
这个级别的金融危机,万一要是摔了跟头,很容易起到一系列连锁反应,因此伤筋动骨甚至破产也不是不可能的。
【每年情报10:春晚是什么时候从万众期待变成人嫌狗憎的………】
不会吧,春晚也废了?
颜礼大致浏览了一下,安了心,春晚从巅峰滑落且过些年呢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