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荣生不再提种大棚的事,接连喝了几杯酒,多了几分醉意。
王秀英看着哥哥有些不对,夹了一筷子鸡肉,“哥,吃点菜,少喝点酒。”
“不碍事。”王荣生摇摇头,缓了缓,继续说,“老二,你打定主意了,那就好好干,别留下遗憾。”
“舅,我听你的。”
“行,你们接着喝,俺得回去睡会。”王荣生站起身,有些摇晃,王建军赶忙扶住他。
众人起身送他,王荣生伸手阻拦,“建军送俺就行了,你们接着吃。”
王秀英跟着走了出来,“哥,你咋的啦?身子没事吧?”
王荣生摆摆手,“上了岁数,一喝就上头。老二是个有主意的。既然劝不动,咱也不能拖后腿,要不孩子得怨咱一辈子。你的脾气哥知道,听哥一句,别跟孩子犟,回吧。”王荣生坐到自行车后面,爷俩离开了。
王秀英轻叹一声,目送两人离去。
路上,王建军关心道,“爹,你是不是喝的急了,哪不舒服?”
“没有。”王荣生突然攥住儿子衣裳,“军儿,你怨爹吗?”
王建军胳膊颤一下,父亲没明说,但他知道父亲问的是啥,“过去这么多年,早忘了。”
一路上,爷俩都没再说什么。
回到家,王建军将父亲扶到炕边,脱了鞋,“你躺会,我去煮点小米粥。”
王荣生躺倒在炕上,眼角滑落一滴泪水,喃呢道,“俺悔啊……”
……
晚上,西屋。
李哲坐在炕沿上泡脚,老李掀开门帘走进来,瞅了儿子一眼,“今儿个累着啦。”
“有点,爹,你也泡泡脚,壶里有热水。”李哲打了个哈欠。
“俺还行,没咋干力气活。来,给你捶两下。”老李上炕,坐在李哲身后,捏捏肩膀、敲敲背。
“轻点。”李哲疼得直抽凉气。
“疼才有用,忍着。”
老李敲打了一会,停下手,“咋样,松快没?”
李哲活动了一下肩膀,“不赖。”
“哼,你小子就是欠打。”老李哼了一声,也出溜到炕沿边,跟李哲并排坐在一起,“跟你合计点事。”
“啥事?”
“俺记得你说过,建大棚的要用水泥立柱和竹竿,打算啥时候买?知道咋买吗?”
李哲上辈子也买过这些材料,不过那都十几年后了,现在还真没头绪,“爹,你有啥想法?”
“以前俺在建筑队干的时候,没少用这些东西,好坏一眼就能瞧出来,你要没头绪,俺帮你跑趟腿。”
“那敢情好,地里刚施工,我也离不开。明天让柱子用马车拉你去。”
“不用,俺骑自行车去。”
“明早我给你拿点钱,如果合适,就定下来。”
“行,洗完脚早点睡,我回屋了。”老李起身,趿拉着鞋往外走。
李哲笑了,他爹习惯被事推着走,主动的揽事不多见。事有反常必有因……
东屋传来爹娘压着嗓的嘀咕声,李哲隐约猜到,八成是娘背后发力。
换句话说,娘也转变态度,支持自己建大棚了。
好事。
一家人拧成一股绳,劲往一处使,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