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拓笑着说道:“既然我这个问题搞清楚了,就不打扰大家了。”
“哎?你不是来给杂志社投稿的吗?”李清泉是《北平文学》的主编,倒是不轻易饶过他!
“写啊!我回去写一篇名字叫做《——文化的‘根’》的文学评论,过两天拿给你们。”李拓点了一根烟,现在心中的那一丝瘙痒散去了。他只想快点写出来这一篇文学评论:
“对了,汪老师,您最后一段话,我需要引入我的小说?您老愿意吗?”
李拓这人机灵,看似是在问“愿意”吗?
但是两人都知道,这是见证一部经典的诞生,而且是见证一个新的文**流的诞生。谁先把这句话说出来,谁的影响力也会跟着上升。
李拓灵感来源来自汪曾祺,自然不会忘了老人家。
汪曾祺点点头:“你乐意加,我都行。”
李拓这才急匆匆的离开了杂志社。
李清泉回头看向了汪曾祺,问道:“汪同志?你今天是过来交稿子的?”
汪曾祺说道:“不是啊!上次给你们的稿子还没给我交稿费呢,我过来看看。”
“……”
迎来了李清泉一阵的无语。
合着两人都是过来聊天的,一篇稿子都没准备上交,李清泉无奈点头:
“行吧汪同志,稿费待会让小章帮你拿过来,先进屋喝口茶吧。”
章德灵点点头,连忙走去财务部帮着汪曾祺拿出来稿费。
~
至于李拓骑着二八大杠急匆匆就回家里面去了,正如他自己说得那样,他现在是灵感爆棚。
时刻都想着要把这篇文学评论写出来。
回到屋子里面,李拓想了一会儿,决定还是要把这个大事和作者本人商量一下,至于李有思的家?
杂志社不都说了是战旗文工团,战旗当作家的李有思还能有几个?
于是说做就做。他先给李有思写了一封自荐信,以及推崇他作品的缘由,去邮局寄去了战旗文工团。
做完这一切,李拓自然心安理得的回到了屋子里面,继续写文学评论。
——
于此同时,十二月末尾的北平,雪下得越来越大了,不扫门前的雪能够积到十厘米厚,这是张丽这辈子见过最大的雪。
起初几天十分开心,还跟着招待所的几位朋友打雪仗堆雪人,后来实在太冷了,只能在屋子里面看书学习了。
学习的自然是王贵娥导演交给她的任务……琴棋书画是大家闺秀必雪的内容,要是能作诗就更棒了。
今日的张丽起了一个大早。换上了一件浅灰色的棉衣,她抖擞抖擞精神,走出了屋子。
转了几个弯才到离他们招待所最近的那个书店,她看杂志……基本都是《故事会》《故事大王》这些通俗小说,对!还有一个不符合她气质的《武林》。
1981年7月,《武林》杂志在广州创刊。从创刊起,《武林》就率先在国内连载金庸的《射雕英雄传》,由此掀起了国内长达近十年的武侠热潮。
81年的时候,金老头去北平的人民大会堂,当时引起来了不少的华人注意。
这事情一开始,这个金老头的小说差不多也慢慢放开了,至少现在还是能找到他的小说看的。
“《北平文学》十二月的杂志到货了吗?”张丽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发刊,所以基本都是每过一两星期来看一次。
昨天来的时候,发现这本杂志卖光了,听说是里面的一篇小说卖的好,所以大家都在抢。
书店的男同志见她好看,就提醒她第二天早点来,会到新货。
今天一早过来书店,张丽就四处搜索杂志的身影。